首页>创业政策>优惠政策>详情页

泸西县用同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再创业

2010-06-17 15:11

6月初,在谈到招商引资情况时,泸西县县委书记黄兆坤告诉记者,泸西县在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吸引本土资金,给本土企业同等的相应优惠政策。

本土企业的大好消息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本土企业主认为,能给本土企业以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肯定是一个大好消息,这对本土企业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以前,我们就想不通,可以给外来企业的优惠政策,本土企业就享受不到。这样一来,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竞争时,在起跑线上就输了。这使得一些本土企业宁愿为了优惠政策而放弃自己的主场优势,去外地投资。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发展,不能全指望外来的企业和资金,也要注意发展当地自身的造血功能。”

符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

  发展县域经济,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中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产业化经营,泸西县委宣传部的朱鹏林这样认为。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泸西县农产品的外销队伍则是“外援”抢风头。使得该县产业结构调整依赖性强,竞争力弱。因此,在引进具有资金优势、项目优势的外来企业的同时,也要扶持和建立对外营销队伍、扶持发展本区域内有实力的企业。

  泸西县中枢镇党委书记王明海在对本乡镇的发展思路中,提出了让民营经济同样享受优惠政策的想法。他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难点是农民。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有助于解决市场需求不足、就业难、社会收入差距大、农村贫困人口多、城市化进程缓慢等诸多难题。因此,要在政策上扶持,在用地、税收、资金等方面制定灵活的优惠政策,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鼓励个私经济投资农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之,要营造一个政策优惠、体制灵活、环境宽松、服务到位的环境,放心、放胆、放手地发展民营经济,促使其尽快形成“小企业、大群体”和“小产品、大市场”的格局。据了解,在中枢镇的民营经济中,当地的本土企业是一支生力军。王明海认为,乡镇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外资、内资、民资“三资”并举,镇、村、组三级联动,挂靠联合,引进项目,吸引资金,走农村工业化的路子。

  在今年的县委十届三次全会上,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基础设施的建设、城镇化带动战略成了会议的热点话题。“启动民间资本”、“探索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入镇,投资办厂,务工经商”等思路得到明确肯定。

  黄兆坤在2005年第一季度县委中心学习组理论学习会议的发言中明确指出,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姑爷”与“儿子”的关系,不要把“姑爷”引进来,就把“儿子”放弃了,“姑爷”“儿子”应一样待好!

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

  记者在泸西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件上看到,享受到相应同等的优惠政策,将给当地本土企业带来发展新空间。

  如泸西县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中规定,“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草)的外来企业,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外来投资企业,可与土地部门签订分期付款协议,首期付款25%,余款在5年内付清。”
泸西县一家本土食品企业的负责人认为,要是本土企业能享受到税收、土地使用、收费的优惠政策,这不仅能为本土企业拓宽发展范围提供政策支持,又能使当地的各项建设得到更多的投资渠道,更重要的是政府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让各类企业有序、平等地竞争。

来源:红河日报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