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7 15:06
“ 近十年来,德州籍海外留学人员已经达到了1000余人,但目前在我市工作的‘海归’人才却只有30多人,且大多分布在机关、高校、医院等单位,真正在德州创办企业的人才很少。”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在全国各地争夺“海归人才”的热潮中,我市的“海归”人才总量及留学创业园建设并不乐观。
据介绍,“海归”人才主要是指公派、自费出国学习并获得国外硕士以上学位及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并有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的人员;到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1年以上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
目前,我市“海归”人才非常稀缺。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十年来,德州籍的海外留学人员大约有1000多人,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留学欧、美、日、澳、新加坡等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掌握了一定的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其所学专业涉及领域广、科技含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吸引他们来我市创业对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企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促进外经外贸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市有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一处,于2000年建成,由市人事局与市财政局所属的“世纪风农业高科技创新园”合办。几年来,创业园引进种苗组培、繁育等技术100多项,园林、花卉、蔬菜品种70多个,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100多万元,辐射带动了一大批农业科技县和乡镇。如今,创业园已经成为我市吸引“海归”人才来创业的载体和平台,但是和周边一些市地相比,我市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仍然存在规模小、内容单一等问题,且仅限于农业科技领域,不利于发挥吸引各类海外人才来我市创业的凝聚作用。
记者了解到,市人事局已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征集海外留学人才、外国专家暨技术项目需求的通知》,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国太阳能城”、“中央空调德州造”、“中国功能糖城”三大城市品牌战略和“三个一批”建设目标,大力引进我市急需的材料、机械、生物、农业、金融、贸易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海归人才”及技术项目。特别是积极争取省市财政资金对一些有影响、有规模、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海外留学人才技术项目的支持。随着我市鼓励海外留学人才来德州创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海归”人才将在德州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
来源:长河晨刊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