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政策>优惠政策>详情页

四川团组织潜修“新招”助青年创业

2010-06-17 15:02

唐中华没有想到,大学毕业多年之后,自己再次与共青团结缘。

2000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之前,唐中华曾任所在学院团总支副书记。2009年,他和伙伴们在创业过程中资金周转困难,团组织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申请了10万元的青年小额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在四川,唐中华是得到团组织帮助的众多创业青年之一。2009年,四川各级团组织潜心修炼“青年小额贷款”、“青年创业园”等主打“招式”,形成组合拳,拓展服务青年创业的广度和深度。

“硕士猪倌”的创业路

12月20日中午,在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一个种兔养殖场,唐中华站在一人多高的土坡上谈起他的发展规划:“明年我要把眼前这500亩的土地租下来,牲畜的粪便就近给蔬菜当肥料,形成生态农业。”他又指着远处的几幢红房子说:“我还要买下周边几个养殖场,壮大规模。”

在荣县,唐中华拥有5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万头。他还进军养兔业,几年后将形成年出栏50万只兔子的规模。

唐中华在当地小有名气。2004年,他揣着硕士文凭回乡创业,办起了养猪场,“硕士猪倌”的名声很快在当地流传开来。唐中华带动当地人走上了致富路,光是他带头成立的两个专业合作社,就帮助130多个养殖户实现了品种改良、增收致富。

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唐中华曾被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深深困扰。唐中华记得,2009年年初,卖一头商品猪的纯利润可达300元,对于处在创业成长期的唐中华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扩大养猪规模迫在眉睫。可是由于没有抵押物,唐中华很难申请到商业贷款。

融资难几乎是创业青年的共同烦恼。而对商业银行来说,向这个群体放贷,意味着承担高风险,却不见得有高回报。

2009年年初,荣县团组织向唐中华介绍了名为“青年小额贷款项目”的金融产品,表示愿意推荐他申请这种不需要抵押物的贷款。他当即同意。有了团组织的推荐,申请过程将变得更容易,10万元的贷款,他只用了3天就办下来了。有了这笔钱,唐中华引进良种、采购饲料,顺利扩大了养殖规模。

尝到甜头之后,唐中华又鼓励身边的16位创业伙伴申请了青年小额贷款,获得的贷款总额达123万元。

怀着对团组织的感恩之心,唐中华成了青年工作的热心参与者。他把自己的养殖基地当做大学生就业见习和创业训练基地。记者在他的办公室看到,几块牌匾被摆放在显著的位置:“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自贡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等。

小蛋糕做出大味道

2009年年初,团四川省委和省银监局联合发文,推动全省各级团组织、银监部门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互动协助机制,联合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优惠创业贷款,降低青年创业成本。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四川分行)率先推出青年小额贷款项目。这在全国亦属领先。当时,作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年轻银行,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正在力推小额贷款项目,但许多创业青年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团四川省委当时则募集了1000多万元的青年创业基金。如何用好这笔基金,成为摆在团省委面前的难题。如果把这笔钱直接发给创业青年,覆盖面很有限;如果用于贴息奖励,就能撬动更多的资金用于帮助青年创业。团四川省委书记张彤提出,要用好这笔创业基金,把小蛋糕做出大味道。

银行和团组织找到了工作的结合点。记者在双方联合下发的通知中看到,四川青年小额贷款项目从两个方面降低青年的融资成本:一是利率优惠,对正常还本付息的创业青年,银行免去一部分利息;二是颁发奖金,对正常还本付息的创业青年,团组织提供“诚实守信奖”。

创业青年如果贷款1万元,并用1年全部还完,获得所有优惠、奖励之后,1年只需支付529.2元的利息。算下来,融资成本比普通小额信贷减少了大约2/3。

更重要的是,青年小额贷款降低了融资门槛。邮储银行四川分行行长敬宗泉说,小额信贷无需抵押,但银行需要申请人有权威的资信证明,具体到青年小额贷款项目,团组织的推荐书就是权威的资信证明。

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25日,青年小额贷款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046笔,总金额达8035.4万元。

今年12月初,团四川省委和邮储银行四川分行联合召开了项目推进会,全省21个市州的团委书记和邮储银行负责人全部到会,纷纷要求在新一年把青年小额贷款项目做大。

敬宗泉对该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2009年年初启动青年小额贷款时,计划3年做到10亿元的贷款规模,现在我看完全可能超过10亿元。”

为创业青年提供保育式孵化

除了寻求融资难的解决之道,四川团组织还在其他方面开展了探索,希望更全面地服务青年创业。

2009年6月以来,“青年创业园”这个名词在成都媒体频频亮相。原来,成都市在全市建设了12个青年创业园,为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创业平台,并提供孵化服务。

这项工作的牵头单位是团成都市委。如今,青年创业园的做法已经在四川省推广,服务对象涵盖了农村返乡青年、大学生等各类创业人群。

成都市温江区汇聚了多所高校,形成了一个大学城。温江区的青年创业园就设在大学城内。今年6月创业园成立之初,成都新西软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就从城区的一个居民小区搬进了创业园。团队的3个核心成员2009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他们在校期间注册了新西软科技有限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在城区租了一套房子,但上门洽谈业务的客户常常认为他们的公司不正规。

今年6月,成都12个青年创业园开园。新西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先勇认为,到创业园发展潜力更大,最终选中了温江。入驻园区后,这个11人的创业团队得到了一间76平方米的办公室、一套创业公寓,第一年还免租金。

另外,青年创业园不仅提供了低成本的创业场所,更注重导师、培训、融资等软件方面的服务。创业园负责人形容这是保育式的孵化,而不是保姆式的服务。新西软科技有限公司搬进来后,青年创业园给他们配备了创业导师。

在一次融资说明会前,蒋先勇把写好的项目推荐书发给导师看,导师很快给出建议:不能光讲自己的项目有多好、有多优秀,还要列举你的竞争策略和投资商关心的数字,比如团队人数、融资金额等。蒋先勇依计而行。果然,那次融资说明会后,有五六个投资商向他的项目伸出“橄榄枝”。

借助网络优势,团组织使青年创业园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团四川省委组织各创业园的负责人到全国多个城市举办推介活动;团成都市委与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合作,把青年创业园推介到了全国高校;青年创业园还与全省高校的就业创业导航站实现了联网,以便在校大学生了解创业园资讯,为毕业做好准备。

截至2009年12月中旬,成都的12个青年创业园已有入园项目636个,入园创业人数3500人,带动就业6300人以上。除了率先起步的成都以外,南充、雅安、绵阳等市也建起了各具特色的青年创业园。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