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政策>优惠政策>详情页

魅力惠城:宜居之区创业宝地

2010-06-17 09:46

  惠城区,是惠州乃至整个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怀抱西湖,衣带东江,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长期在此交融,形成了海纳百川的胸襟和独特的魅力。

  惠城以宜居之区和创业宝地,正深深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商贾宾客。2010年,区划调整之后,惠城区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新惠州,新布局,新产业,新优势,正在更高标准建设惠民之州宜居宜业中心区。

  在应对区划调整和调结构、促转变的攻坚仗面前,惠城区放眼全局,谋划长远,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的制高点,着力提升惠城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新惠城新布局

  因地制宜,明确主体功能区

  把陈江、惠环、潼湖、潼侨、沥林等五个镇(街道)划入仲恺高新区后,惠城区目前下辖8个街道和5个镇。围绕建设惠民之州宜居宜业中心区这一发展定位,在信息产业、商贸物流、休闲度假、生态环保、统筹城乡发展、平安和谐首善区等方面下功夫。

  三大主体功能区

  中心区建设城市经济核心区

  应对区划调整新变化,惠城区结合实际,重新调整发展布局,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中心区、中部区和北部经济区。

  中心区包括桥东、桥西、龙丰、江南、江北、河南岸六个街道,建设现代城市经济核心区,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中部区包括小金口、水口、汝湖、马安、三栋镇,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区。区划调整后,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调整为“1+4”“1”即是三栋数码工业园,“4”即小金口高新科技工业园、水口工业园、马安港澳工业园、横沥合生工业园。

  北部经济区包括横沥、芦洲、汝湖,着力建设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区,整合各种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和新型工业。

  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同时,惠城区加快北部山区建设。重点支持山区乡镇改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四大特色经济块

  科学谋划城区发展新布局

  区划调整后,惠城区集中精力重新调整发展布局,主攻优势产业,力促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更加突显区位和资源优势。

  一是主攻城市经济。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总部经济和金融、商贸、物流、新型业态等中央核心商务区。

  二是主攻新兴工业经济。重点对工业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行业整合,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本土领军企业和龙头品牌企业,力争形成新的工业增长极。

  三是主攻现代农业经济。着力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上下功夫,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品牌。

  四是主攻低碳经济。科学合理利用好现有的生态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为导向,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惠城新产业

  招商新会战,品牌效应凸显

  根据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惠城区对产业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定位。

  做新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

  惠城按照“做新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的思路,对产业进行重新布局和定位。

  “做新一产”是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农家乐项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区域品牌。“做精二产”是引导龙头企业向产业基地拓展,推动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配件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做强三产”,建设区域性总部经济集聚地,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着力发展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法律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亿元级写字楼”。同时,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选择20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采取政策倾斜、科技扶持等手段,鼓励其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实现增值。

  “一二三四五”拼招商会战

  惠城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出台鼓励扩大民资、外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激活投资动力。

  首先,建设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宣传和推进力度。然后,营造更好的政务环境,落实好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优化服务环境。

  在其它措施上,开展点对点招商,成立招商引资专业队,“走出去”主动拜访深圳、东莞等地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加强与招商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系,扩大范围招商,主动承接深莞产业转移,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惠城区。

  同时,注重产业招商。充分利用惠城区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配件、商贸物流等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配套服务水平,重点引进附加值高的项目、产业升级项目、产业链长的项目和龙头带动型项目。

  在企业帮扶工作中,继续落实好“一二三四五”帮扶企业措施,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服务,搭建融资平台,解决企业信贷难问题。积极开展“惠货北上”、“惠货西行”活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扩内销,抢占市场份额,确保外贸出口增长5%。

  “一二三四五”措施是指一个宣传优惠政策的小册子,二级帮扶,三个平台(融资、服务、招商),四个联席会议(重点项目、重点外资企业、重点中小企业、垂直部门),五个政策(《双转移实施意见》、《工业用地出让暂行办法》、《入驻重点工业园区优惠办法》、《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扶持中小企业若干措施》)。

  三大品牌和规模效应显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惠城区打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与照明电器三大产业均已形成产业集群,品牌与规模效应日渐凸显。近年来,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惠城区兴办工业企业1400多家。

  惠城区孕育了富绅、真维斯、侨兴、纳伟仕、雷士照明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先后荣获“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男装名城”、“中国照明电器品牌基地”等殊荣。

  作为城市中心区,惠城区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沃尔玛、吉之岛、百佳等国际商业巨头相继落户惠城区;国美,苏宁、义乌小商品城等国内著名商业品牌百花齐放;农产品配送中心是广东省惟一的农业部试点市场,金泽物流园成为两家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凯宾斯基等一批五星级酒店、雅居乐白鹭湖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的陆续完工,以及举办“麒麟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惠城区集旅游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身,其宜居宜业中心区的区域优势正日益显现。

  根据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惠城区对产业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定位。

  做新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

  惠城按照“做新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的思路,对产业进行重新布局和定位。

  “做新一产”是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农家乐项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区域品牌。“做精二产”是引导龙头企业向产业基地拓展,推动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配件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做强三产”,建设区域性总部经济集聚地,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着力发展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法律服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亿元级写字楼”。同时,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选择20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采取政策倾斜、科技扶持等手段,鼓励其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实现增值。

  “一二三四五”拼招商会战

  惠城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出台鼓励扩大民资、外资参与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激活投资动力。

  首先,建设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宣传和推进力度。然后,营造更好的政务环境,落实好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优化服务环境。

  在其它措施上,开展点对点招商,成立招商引资专业队,“走出去”主动拜访深圳、东莞等地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加强与招商中介机构、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系,扩大范围招商,主动承接深莞产业转移,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惠城区。

  同时,注重产业招商。充分利用惠城区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配件、商贸物流等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配套服务水平,重点引进附加值高的项目、产业升级项目、产业链长的项目和龙头带动型项目。

  在企业帮扶工作中,继续落实好“一二三四五”帮扶企业措施,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险服务,搭建融资平台,解决企业信贷难问题。积极开展“惠货北上”、“惠货西行”活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扩内销,抢占市场份额,确保外贸出口增长5%。

  “一二三四五”措施是指一个宣传优惠政策的小册子,二级帮扶,三个平台(融资、服务、招商),四个联席会议(重点项目、重点外资企业、重点中小企业、垂直部门),五个政策(《双转移实施意见》、《工业用地出让暂行办法》、《入驻重点工业园区优惠办法》、《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扶持中小企业若干措施》)。

  三大品牌和规模效应显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惠城区打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与照明电器三大产业均已形成产业集群,品牌与规模效应日渐凸显。近年来,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惠城区兴办工业企业1400多家。

  惠城区孕育了富绅、真维斯、侨兴、纳伟仕、雷士照明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先后荣获“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男装名城”、“中国照明电器品牌基地”等殊荣。

  作为城市中心区,惠城区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沃尔玛、吉之岛、百佳等国际商业巨头相继落户惠城区;国美,苏宁、义乌小商品城等国内著名商业品牌百花齐放;农产品配送中心是广东省惟一的农业部试点市场,金泽物流园成为两家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凯宾斯基等一批五星级酒店、雅居乐白鹭湖休闲度假区等重点旅游项目的陆续完工,以及举办“麒麟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惠城区集旅游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身,其宜居宜业中心区的区域优势正日益显现。

  新惠城新优势

  天时地利人和,宜居宜业中心

  2010年,区划调整后的惠城区,正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正在更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中心区。那么,新惠城目前有什么新优势呢?

  打造东江流域的交通中心

  惠城区,作为惠州市政府所在地,历来是惠州乃至整个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在惠城区,长深、济广、惠澳、潮莞等高速公路纵横交织,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惠大铁路穿城而过,广州国际机场和深圳国际机场设立了候机楼。随着深惠沿海高速公路、莞惠城际轨道等项目建设正快速推进,深莞惠半小时都市圈正在形成。

  人才洼地服务高地

  惠城区“人才洼地”效应日益凸显,通过一系列举措,吸引了大批人才落户惠城。去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659人,转移就业12822人,引进高层次人才30名,强化人才智力支持。

  政务环境也进一步优化,今年将通过注重惠民利企的制度性安排,扩大并联审批、推行告知承诺、联合年检等制度,打造能政路径。

  构建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惠城区生活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东江公园、市民乐园、朝京门等城市休闲景观,市博物馆新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中心体育场、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场馆陆续建成启用。

  文化教育先进,城乡医疗卫生网络齐全,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宾馆、酒店、商厦及各类高档娱乐休闲场所遍布城区,区内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省运来了,惠城欢迎您!

  在筹办省运的冲刺阶段,“惠城赛区一本通”出炉,为各地宾朋提供详尽的便利服务。魅力惠城,乘着省运会东风,正在逐渐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编印“惠城赛区一本通”

  省运会期间,为了更好地为来自各地的宾客提供指导服务,惠城区编印了《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惠城赛区一本通》。

  这个“一本通”也就是省运会惠城区工作手册,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地介绍惠城赛区。里面有惠城区及惠城区体育馆的介绍、省运会惠城赛区赛事安排、省运会惠城赛区服务指南等,场馆指南、医疗指南、酒店指南、交通指南也列入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交通指南上,详细列出了从陈江到惠州市内的公交线路,包括5路、6路、11路、301路、318路、668路等,方便观众往返体育馆观看比赛。惠城区体育馆地处陈江街道办陈江大道与体育路交汇处,惠城区体育场馆在省运会期间,将承担羽毛球和武术(散打)两项赛事。

  引进优秀运动员落户惠城

  为了备战省运会,惠城区引进了包括梁文博在内的27名优秀运动员落户,他们涉及台球、田径、游泳、小轮车、象棋等项目。

  惠城区输送到省队和八一队等专业运动队的有12人,由市体校输送到省队训练的惠城区籍运动员有60人,拥有了一批在省、市级比赛中屡创佳绩的拔尖人才和运动新星。

  据了解,惠城区计划自2010年起每年引进数十名高层次人才,5年共引进200名左右,重点充实到乡镇(街道)和急需专业人才的区直事业单位或一线单位。

  强化体育场馆造血功能

  乘省运会东风,惠城区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在举办省运会激发起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热情的基础上,把全民健身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全面推进全民健康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乘省运会东风,惠城区提高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在筹办和备战省运会期间,培养和引进一批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业余体校建设,抓优秀项目和拳头体育项目,利用梁文博、罗玉通等具有国际竞技水平的知名运动员品牌,把优势项目做强做大。

  乘省运会东风,惠城区积极推进体育市场化工作。借鉴国内外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经验,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政府搭台、协会唱戏、企业参与”模式,探索场馆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新模式,强化体育场馆造血功能。

  在“办省运”的最后冲刺阶段,惠城赛区全力以赴做好“七项工作”,打造一流城市形象。

  一是加强动员,积极发动广大市民参与省运会各种活动;二是加强组织调配,确保交通畅通无阻;三是加强安保,形成平安有序的秩序;四是加大宣传,营造热烈的氛围;五是加大排练力度,进行开幕式前30分钟的排练;六是加大治理,做好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七是不断检验,确保预案有效运用。

  排练开幕式文艺表演

  距离省运会开幕越来越近,惠城区正在加大排练力度,进行开幕式前30分钟的排练。

  在开幕式文艺表演的群众文体展示部分,惠城区河南岸街道湖山村60名少儿参加李家拳表演。

  据湖山小学有关负责人表示,湖山村米地村民小组是李家拳的发源地,李家拳有机会在省运会上展示,孩子们和村民都很支持。自今年3月开始排练以来,该校通过调整课时、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经常一天排练一两个小时。

  头戴别致的凉帽、柔美的手部动作……300名惠城职教园的女生们集体演绎的《东江谣》,将在省运会开幕式上演出。

  《东江谣》通过女生们挥舞手中的道具凉帽,表现出客家人勤劳耕种的生活状态,并用集体手部舞蹈表现出西湖湖水纹路,极具本土风情。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郭茂红通讯员邹壮新邹新燕喻成黎志雄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