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1 16:36
5月份,由范江博士率领创业团队创办的安赛锂能(合肥)有限公司,开始入驻合肥高新区机电产业园,建设锂离子电池生产线。6月份,该公司就将试生产锂电池,并有望发展成为合肥乃至全省新兴能源产业的一支生力军。 范江曾在美国第一家锂电池公司从事研发工作,掌握着锂电池生产的核心技术。安赛锂能(合肥)有限公司由范江博士创业团队持股53%,合肥高新科实公司持股47%。作为合肥高新区的投融资平台,高新科实注入的4000多万元资金成为至关重要的启动资金。今年内,安赛锂能将建设4条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如果顺利投产的话,有望实现1.6亿元的销售收入和3400万元净利润。 “发挥创新优势,搭建创新平台,主动承接创新资源转移,是合肥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在承接中提升,在创新中发展的重要途径。”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自主能力的核心因素就是人才,合肥高新区一直注重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将引智与引资有效结合,一半以上与合肥高新区接洽的海外归来创业团队,最终都在高新区创办了新企业。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要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为落实这一部署,皖江示范区各市都着力推进转移产业创新提升,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合肥高新区提出,3年内培育亿元以上创新型企业200家,成为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在生物医药、微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引进培育一批“种子企业”,全力打造2个千亿级产业和4个百亿级产业,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引进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等创新型企业,从而实现了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马鞍山开发区紧扣战略新兴产业和主导优势产业招商引资,形成了光电子及电子原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要素与资本的顺利对接,是建设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路径。据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皖江示范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建立担保风险基金,将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如今,皖江示范区各市都在积极完善融资体系,助推创业型企业成长。政府对于创新的投入持续加大,芜湖市2009年安排财政科技创新投入超过7亿元,合肥高新区去年全年在奖励扶持创新型企业上投入就达1.4亿元。同时,皖江示范区各市都相继成立、引进一批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目前我省已经有3家科技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而仅合肥高新区就提出了3年培育30家科技企业上市的“大计划”。(胡旭)
上一篇:美国公布就业利好数据
下一篇:八成新增就业人员在私企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