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9 09:23
图为:80后较之上代人更有创业的勇气和渴望,但往往得不到习惯稳定思维的父母的支持。当今,竞争加剧、经济日趋活跃,父母们不折腾的想法该变变了
80后的王中刚本来有机会进入武汉一家著名通讯单位工作,但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机会,筹借4000元在汉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创业六年来,他把分公司开到了重庆、福州等多个地方。
借4000元起步
王中刚是汉川人,在三姊妹中排行老幺,处处受家人照顾,受宠并没影响他成为一个有激情有梦想的人。
毕业前夕,王中刚与武汉邮科院签了约。但毕业后,他却改变了主意:创办一家互联网公司。他是这样考虑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读书考试是强项,但动手能力比较差。即使进入名企,也会从基层的技术员做起,不安心做新技术的自己将来不会有大的出息。此外,自己还年轻,即使创业失败也输得起。
提出自主创业的想法时,家人明确反对,创业需要的资金更是不愿意提供。没有办法,王中刚瞒着家人,向一位年长的亲戚借了4000元钱就开始筹备起公司来。事后见木已成舟,家人也只好默许。
开公司得有开公司的样子,王中刚花1300元购买了多张办公桌。尽管资金压力大,但创业欲望强烈的王中刚还是想出了很多应对办法:租用办公楼时,王中刚称公司还在办理相关手续,等手续到位后再付租金,新开的公司肯定跑不了,物业方觉得有道理,没有急着催他,他也因此赢得了一段缓冲时间;没有钱安装电话,他找到一家正在做促销活动的电讯运营商,这家运营商一次性为他免费安装了13部电话……新开公司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4000元的起步资金实在是让人捉襟见肘,但王中刚硬是靠借来的几千元就让公司开门营业了。
与许多成功的创业者一样,王中刚的创业也是坎坷无数。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身上只剩下一元钱。而那一天,他还要与员工一起搭车去拜访客户。老板与员工一起出去办事,自然要充面子一起买车票。也就是说,他至少得有2元钱买单程车票,但是他手上连2元钱都没有。怎么办?王中刚急中生智,以需要有人在公司值守为由,独自出门。一路上,他心里七上八下:要是不能顺利签单,那就只能步行回公司了!幸运的是,最终他如愿签约并领取300元的首付款,“经济危机”暂时化解。
掘取人生第一桶金
帮人建网站,是王中刚公司最开始的主营业务。而做了一段时间后,王中刚发现了“问题”:从下定金到客户满意并付全款,往往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做网站回款周期长,而自己起步资金有限,这个问题不解决公司不会进入良性循环。
为解决公司现金流问题,王中刚尝试上了一个短平快项目:代理网络域名。
代理网络域名,几乎可当天谈妥当天收款,比做网站回款快很多。网络域名的一年费用可收300元,签10年的话,一下子就是3000元。这正好解决他资金上的问题。正是这个原因,王中刚只留下一名技术人员,安排其他人都转做网络域名代理。
代理网络域名虽然暂时解决了困扰公司的资金流问题,让公司活了下来。但王中刚明白,这毕竟不是主业,不是长久之计,为此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有潜力的发展项目。2005年初,机会终于来了:他利用在学校时就积累的良好人脉关系,以及老校友的帮助,很快切入到了通讯增值服务领域:企业短信服务。
企业短信服务在当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优质大客户一次购买几万元短信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努力,企业短信服务当年就给公司带来了超过200万元的营业额。过去困扰公司的现金问题迎刃而解,王中刚也因此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屡屡不按常理出牌
王中刚是一个不固守传统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放弃进名企的机会自主创业。事实上,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他就没按常理出过牌。也正因为如此,他渡过了一个个难关,迎来了一个个发展良机。
公司初创时期,王中刚面临一个两难问题:招聘优秀的技术人员,难以养活;不招聘优秀的技术人员,做出的网站难以让客户满意,公司也难得有好的发展。其实,王中刚面临的问题在行业内具有普遍性,以致于当时行内流行一个说法:养技术人员不如临时请技术人员。
大武汉的网络公司尚且养不起专业技术人员,武汉周边地市的网络公司存在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正是基于类似的判断,聪明的王中刚从中觅到了商机:与武汉周边地市的网络公司合作,对方接订单,自己出技术人员,双方进行强强合作。一个灵机一动,王中刚闯入了“人才外包”这个领域。
在实施“人才外包”计划的过程中,也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合作方有顾虑,担心王中刚会以合作的名义抢客户;客户有技术问题要咨询,发现技术员是另外一家公司的员工会很尴尬等。这些难题难不倒王中刚,聪明的他申请安装了一部“400”开头的电话。这个电话在当时一来能体现公司形象,二来可解除合作方的顾虑:客户有问题要咨询时,可直接转到合作方,不需要王中刚中转。更为重要的是,武汉周边的客户拨打“400”开头的电话时不需要拨打区号,即使咨询技术问题,也不会知道是另外一家公司的技术员在回答。
通过“人才外包”,仅宜昌和襄樊两地的网络公司2005年一年就给王中刚带来了五六百份订单,超过50万元的营业额。虽然该块业务对公司的利润贡献不大,但通过“人才外包”这种创新方式锻炼了技术队伍,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储备了优秀人才:留任至今的4名技术人员如今都是公司的技术骨干。
另外一件事,也颇能体现王中刚不按常理出牌的思维特点。去年6月,王中刚到一家银行贵宾厅办事,恰好碰到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向其推销业务。这件事本来很简单,但王中刚从中得到启发:银行贵宾厅里客户多是企业高管,或是企业高管的亲友,而这些客户恰恰是公司的潜在优质客户,公司可从这里下力拓展市场。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和准备,从去年12月起,王中刚每天安排几名销售人员蹲点银行贵宾厅,面对面宣传公司的企业短信服务及其他业务。而当时行业内的通常做法是,找来一本黄页,通过上面的电话挨个拨打,搞电话营销。王中刚创新的奇招还真奏效,目前每月给公司带来的营业额在3万-5万元之间。另外,公司通过银行贵宾厅这个高层平台积累了很多人脉关系,提升了公司的软实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目标瞄准全球第一
简单的网页设计,一名很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做,但这样的网页做出来很难满足企业的真正需要。事实上,在武汉市场上,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在低端网站建设市场“血拼”,你报价一千我报价八百元的恶意杀价时有发生。
在低端市场血拼,不会有出路。王中刚逐渐瞄准了中高端市场:不是单纯地为客户做网站,而是为客户提供富有创意的,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群体互动营销解决方案。
王中刚很快就从中尝到了甜头:过去为客户做一个简单的网站,挣几千元都不容易,如今与一个优质大客户签单,每月的合同费用就超过10万元,一年的合同金额超过百万元,其中利润相当丰厚。
令王中刚振奋不已的是,低端网站建设市场竞争惨烈,而中高端创意互动营销市场却是竞争对手寥寥。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一个月投在网络上的营销费用就超过20万元,这在王中刚看来,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商机。若把视野拓宽,把房地产、建材等行业考虑在内,市场潜力巨大无比。
志当存高远。王中刚当初之所以选择创业,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几年打拼后,他的奋斗目标已非常清晰,就是引领公司努力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互动创意营销机构之一”。
制订如此宏伟的目标,年轻的王中刚绝不是痴人说梦,他自有底气:公司拥有40多位专职人员,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25%以上,技术工程师曾服务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华为、IBM、联想控股等行业巨头;创意团队均来自一流4A广告公司,具备较高的文字驾驭及互动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锐气,有什么做不成呢?
上一篇:适合在学校附近开的四类小店
下一篇:创业求强之道 创业基本法则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