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9 14:07
很高兴受达实集团的邀请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在99年,我受深圳市政府邀请,到深圳从事创业投资,记得当时市政府点了名。总共20、30家企业立推到创业板,达实也在其中。我一家一家拜访,当时拜访达实的时候,印象很深刻,四位合肥工大的学生在那里创业,当时叫达实自动化控制。当时他们蜗居在一个工厂改造的写字楼里,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绝对没有今天的规模。后来若干年,我到深圳以后,看到有一个达实大厦很惊讶,我感觉达实创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昨天我到了合肥,看到达实深港产业园拥有一个很大的规模。今天很多企业家关心创业问题,达实是我们创业企业当中一个很好的榜样。达实已经通过了,马上就要上市了。我相信会插上飞得更高更远的翅膀。达实也是我们在座很多企业一个很好的典范。证券教父这个名字我不赞同,我从来不敢以教父的名誉来面对大家,我们是共同来探讨和摸索的。创业投资十年以前,我跟各位一样是一窍不通。也是从那个时候,慢慢进入这个领域,了解这些。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年,从事创业投资的一些体会。我也知道今天参会的人,来自不同的领域,有企业家,企业家里面分成两种,一种是希望得到创业投资的,还有一种是希望参与创业投资的。今天还有一些学生,还在研究创业投资究竟是怎么回事,还有相关的中间机构,以及研究机构,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创业投资。
我今天谈一下创业投资的基本体会,以及这么多年来,对一些典型案例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我们现在说PE、VC。十年以前这些字眼大家就看得很熟悉了。十年前,真正对创业投资了解的人不多,不超过五个人。今天大家显然看到创业投资,或者搞PE和VC不那么神秘。十年后的今天,中小板开了,创业板开了。今天又有另外一个倾向,人人都在搞创业投资,人人都在搞PE。
我到深圳的一些写字楼,几乎每个楼里面都有搞PE和VC的。上海一些稍微好的写字楼,同样也是这样。几乎现在人人懂PE、懂VC,人人都会做这行。我始终有一个体会,搞PE、VC,真正做成功,或者做成功一个案例不容易。我经常给投资经理说,干十年八年,能成功一个案例,就是成功的投资经理。我相信未来做了一辈子,也做不成几个投资案例的成功经理,也大有人在,做不成功的公司也大有所在。因此搞PE、VC并不神秘。但是搞PE和VC不那么容易。
有志参加这个行业,不要看得太神秘,也不要看得太简单,参与是必要的,参与就可能是机会。我们资本上建立20多年,创造了无数的机会。有的人抓住了机会,但是很多人失去了机会。上海早年30块钱一张认购证,有人认为是骗钱。90年代初期的千万富翁和现在的千万富翁完全不一样。当时一千万就能办大事,是很有价值的。后来我们在发青岛啤酒等无限量认购证,很多人也不参与,但有些人积累了原始资本。 1234下一页
我在学校的时候,跟学生人来说,机会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国家机会特别大。我们国家还要持续发展,要保持8%的增长速度,继续成长20、30年,这中间充满了机会。但是今天创业板开了以后,对在座的各位都是机会。能够做到成倍增长的行业只有两个,一是房地产业,一个就是股权投资,这个话有点极端,但是不无道理。创业板开了以后,我们听到无数财富增长的故事,最高收益0多倍。院士创业企业家,是适合参与企业里面搞创业投资的人。我认为,或许几天后创业板开了以后,搞PE投资,对在座的各位来说或许是一个机会。
VC项目做得比较早,一般通常做早期项目。但国内基本上PE和VC两个概念混淆使用,统称搞股权投资。但是往往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今天也有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往往要求我们做早期项目。安徽高科创业投资高新区,就是重点做早期项目。我们做一个投资公司,资金来源不仅仅来源于证券,还来自于企业,还来自于稍微有能力的企业家。很多上市公司参与我们创业投资,他们要求短、快。所以我们往往很矛盾,来自企业家,希望我们搞PE,但是政府希望我们搞VC。我们是搞股权投资,尽可能投一些中后期的,但是我们不反对早期项目。有很多媒体给我的评价是,阚总只做差一步的投资。
第二、今天很多企业家,也想参与股权投资,但是往往他们不明白股权投资和实业投资是有区别的。以实业投资的概念去进行股权投资,是很难成功的。我们不参与企业任何经营管理活动,只参加企业董事会,在决策中发表一些意见,在上市运作过程中,承担一些。而实业投资往往是喜欢参与企业投资经营管理,并且我们的投资目的最终是要退出的。我们从来不讲究,股东控股地位的,甚至在企业临上市一下,会分拆一下,在大小非中间另外做小非。但是实业投资往往要讲究大股东。跟在座各位传统搞实业投资的不完全一致。我发现实业投资者,在观念上不能扭转。
中国PE、VC的组织形式,今年依据《公司法》、《企业法》,都以某某创业有限公司设立的,这样是有法可依。今天往往在市场中间,有两大概念是混淆的。往往是搞合约、契约方式,最后有盈利了,给多少的分成。这种方式容易引起法律争端。证券市场有市场好的时候,反过来市场也有不好的时候,要想做得好是很好的。在3000点以下下跌的时候,没有做好的,这样就往往引起法律纠纷。今天我们所说的以公司法,股东和股东之间,在权利义务,盈利了,按照股权进行分配。企业亏了,共担风险。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二级投资基金。
今天买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基金,《基金法》。因为在中国称为叫基金,都是按照基金的做法,或者用我们的话说,叫基金型的公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金。成立一个管理公司,其他的出资人成立一个投资公司,投资公司委托管理公司来管理。管理公司叫基金型的管理公司,投资公司叫基金型的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有专业的管理队伍,投资公司是有钱没人,就是委托管理公司管理,这两者采取什么方式。投资公司向管理公司付出管理费,按照基金规模的1.5%-2%左右。对于投资人来说,办了几个亿的公司,不可能没有花费,一年花费也要几百万,还不如交给信得过的专业团队管理,所以很多人愿意这样做。1234下一页
阚治东:管理人叫GP,投资人叫LP。国内所有的公司,要做合格的GP和LP,要求是什么?很多都是内部矛盾同时,很多的LP对GP的运作方式不熟。一般LP是不参与管理的,很多企业家不明白、不放心。大部分都是富一代,他们做原始积累形成今天的成果的,很有吃苦耐劳的能力。如果光出钱,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很多人不适应。真正的LP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来管理。富二代就希望找个管家来理财,他们往往能接受专业团队来理财和管理。
因此对LP的要求,要相信专业团队和专家。只有这样,才能比自己打理效果要好。LP对GP也有要求,未来搞PE和VC的,做的人很多,也会有很多人和公司会失败。因为在1999年,深圳办的时候,大批搞VC、创投公司最终失败的。2005年,整个资本市场不景气,很多创投机构,有的关门了,有的改行了,有的炒股票了。最后在中小板做得好的,只有十多家。未来的PE和VC同样有这样的情况。创业投资跟其他实业不一样,国内证券交易所和国外证券交易所,必须对国际资本市场要有所了解。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要有了解,否则会上不了。LP必须要有长期投资能力的投资者,而且接受专业团队管理理念的投资者,要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专业团队。
投资的运作程序,很多人都是按照这个程序,投资不能想当然。第一、搜寻项目角度,投资成功在哪里,是否寻找到好项目,但是一个好项目的挖掘,不是想象这么容易的。我自己下海搞创投是2005年,离开南方证券以后,漂泊不定,很多地方也希望我去。后来成立了一个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方股东组建,拿着3000万,到处找项目,认识了一个美籍华人,他后来给我一个理念,我建议你关注风能。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成倍增加。我们到江苏东台去看土地,到那里办公司,设风台,准备搞小型风力发动场。很多人对风力发电不理解,就在我们做的时候,国家启动了新能源法案,其中重点强调风力发电。我把一些电力专家请到东台去想办法,后来有一个电台专家告诉我,搞风力发电设备。当时我们国家搞风动发电,除了新疆,全国其他地方没有。
国家准备搞两个风力发动机,研究制造销售重点。其中东北有一家,认识也不够,他们看到我们喜出望外,因为他们是百年的大型企业,但是他们不想搞全民所有制国有控股的风力发电制造场。一两个月时间,我们达成了共识。从海外买技术,在北京注册公司,大量原部件生产厂和组件厂很快建成,2005年底完成这件事。一年以前,没有真正认识到风力发电会出现这么大的发展。我们到05年全国装机容量是80万,去年是00万千瓦,超过东气。1234下一页
我做PE、VC,主要是看能不能上市。关键看企业想不想上市,如果想上市,具不具备上市的条件。企业本身不具备条件,企业想上市也上不了。企业有没有什么致命伤,能不能上市。我们的投资过程也是帮助企业上市的过程,当我们决定投了,企业整改到基本符合上市的要求。收益率不达到20%,凭什么叫我去投资?PE投资是专业性很强的投资,PE投资渠道有很多退出渠道。具备不具备融资功能,如果具备,同样受欢迎。安徽股权交易所仅次于天津,全国各地想干的很多,就看有没有。我们最有发言权,中国的股权交易就是在我们的柜台上买卖的。上市对企业将来所获得的,对投资所获得的,不一定亚于交易所。创投投资高成长型的企业,即使企业不上市,也能获得高收益。
创业板73家创业企业参与了,当时按照发行价计算,创业投资机构,平均回报是6.28倍,两年以后就上市了,最高的是华谊兄弟142倍。如果创业板具备高成长型,不应该看到眼前的市盈倍数。比如百货,我们感觉不可能有成倍的增长。某些企业不具备高成长倍数,大家还去追捧,就会存在问题。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看好我们深创投,他们做得很快,第二年就在香港上市,每股40多港币,就是40倍的市盈。像深圳龙田电池,他发明了动力电池装在车子里面,一块电池可以反复充电400次,可以走16万公里,超过欧美和日本。当时我建议企业领导放弃,但是深圳特区报大规模的宣传,已经骑虎难下了,我们只投2个亿支持,这是深创投做的比较失败的案例。
十年以前BP机还流行,深圳有一个叫云海搞BP机的主机,全国各地都有。当时这个项目我们看好了,但是一年以后,这个行业全体没了,本来还以为会存在很多年,今天这些东西都没了,这是整个行业的失败。深创投投了一个项目,上市很快,当天有三倍的收益。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我过去有个合作伙伴,曾经投资过西部矿业,他投资一个亿,后来西部矿业上市了,一计算少挣77亿。
PE投资既能创造财富增长的神奇故事,同时又充满着投资的陷阱。我相信很多投资创业家会获得成功,但是我同样认为,很多创业投资可能也会失败。
1234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