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意经>营销推广>详情页

家电业给中国涂料业上了一节课

2010-03-23 20:21

  自从邓超明发表《打败立邦的时机已经到来》、《谁最有潜力打败立邦》等文章发表以来,引起了不少行业人士的关注,其中批判者甚众,其实大家在涂料行业里做久了,或者是建了几个工厂、赚了一些钱之后,往往会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埋头走路的时候却忘了目标所在。所以在这里,邓超明专门拿家电这个传统产业作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才叫做愿景,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手,而中国涂料要创造自己的未来,也许只有树立这样的愿景、塑造这样的高手,才可能成就更强大的自己。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制造了全球超过1/3的家电产品,有28种家用电器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海尔、格力、美的、海信、长虹、TCL、长虹、春兰、志高、格兰仕、小天鹅、荣事达等家电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声明显赫,而且多数已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竞争优势,甚至开始在一些领域里领跑,比如2009年1月,世界著名的消费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欧洲透视)发布消息称,中国海尔冰箱以6.3%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越惠而浦成为新的世界冠军;而格兰仕微波炉成就世界微波炉行业的龙头,领跑在松下、惠而浦、夏普等一众世界知名品牌前列;在洗衣机、空调、电视机、厨卫小家电等领域,在中国市场上,提及率最高、品牌知名度最高、所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牌皆集中在本土企业身上。虽然还活跃着LG、惠尔浦、三星、松下、西门子、三洋等品牌,但在各个细分领域里已落下风,而且在品牌关注度上正陷于不断下降的泥沼之中。

  家电产业取得的这些成就对于涂料行业来讲,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还有些遥远,无论是从营收规模和渠道网络的覆盖范围上讲,还是从国内涂料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上看,国内如三棵树漆、嘉宝莉、美涂士、紫荆花、千色花、大宝漆等品牌距离立邦、多乐士都还很有差距。要形成家电产业这样的竞争优势和塑造这样的格局,无疑将是一条艰难而非常有挑战、非常有意思的道路。邓超明认为,从国内家电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去参考、去学习,并从中寻找动力,将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而整体来看,家电业确实给涂料产业提供了三点启示。

  一、打败跨国品牌,占据国内市场前三强、前五强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而且是可行的。在家电、汽车行业同样曾经面临外资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但经历过本土企业的多轮反击之后,其中的家电竞争格局已完全巅覆;而汽车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期间,日本的松下、日立、东芝等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和大面积、高频率的宣传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半江山,但在长虹、海尔等本土厂家发起的一轮轮攻势下,“日本制造”在中国本土市场全面败退,最终仅能困守高端市场,到目前为止,即使高端市场,日系家电也已风光不再。虽然在2004年到目前,日系家电曾发起几轮“强攻”,但大势已去,收效甚微。

  具体地来讲,以家电行业的冰箱这个品类为例,也曾经走过了三阶段的历程,一是1970年以前的“欧美时代”,惠尔普、GE等企业纵横世界;二是1970-2000年的“日本时代”,松下、索尼等企业风光无限;三是2000年后“中国时代”开始降临,并且从“制造时代”走向“品牌时代”,而且诞生了海尔这样的世界品牌。可以拿涂料行业里的建筑涂料,或者木器家具涂料作为一个比较,目前虽然也有一批相当执着,且富有创新、进取精神的本土涂企,但要产生可抢夺领头羊位置,并且承担进军全球市场的“高手”,还是相当艰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海尔、海信等企业同样经历一个伟大而艰难的创造过程,从几百人的小厂做到几万人的跨国企业,从默默无闻到名震中外,同样是中国人和中国团队实现的,邓超明认为,中国的涂料企业同样也是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建立起这样的竞争优势,这需要人才、需要愿景、需要梦想,以及需要坚韧的执行力,国内涂料业也存在这样的人物。

  二、涂料产业也需要像张瑞敏、杨绵绵、潘宁、周厚健、朱江洪、董明珠、何享健、方洪波等家电行业中这样雄心勃勃的创业志士和高级职业经理人,同样也需要像李书福、等汽车行业里的民族品牌先行者,有了这样的创业带头人和高级运营人才,也才可能在涂料业创建像海尔、格力、美的、海信、长虹等声明显赫的品牌,也才可能凝聚起强大的实力进军海外市场。这些家电企业中有不少是家族企业,草莽创业类型,但这些创始人的转型都相当快,一是核心人物的自我修炼都是相当到位的,以海尔为例,张瑞敏与杨绵绵的组合已是多年,海尔的“日清日毕”、“斜坡球体”、“战略单元”等管理理念和方式还成为经典题材,不但引领产品创新,而且引领管理创新。而如格力的朱江洪、董明珠等组合,也是在多年实战中完成的,团队的修炼不逊于海尔等企业,亦不弱于其他全球品牌。

  就目前来看,国内涂料产业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还是相当脆弱的,不少涂料企业仍然是家族制的,虽然将企业的发展推上了一定的规模,但再上台阶显得有些困难,在高素质的战略、产品研发和营销人才引进和培养上,核心团队的组建和自我修炼上,需要再做提升,低调不是错,但为了企业推广而选择低调,那就是无知了。反观立邦这样的跨国品牌,在核心运营团队的更新上却是不遗余力的,从其进入中国时的团队,到2002、2007年“人才大换血”,可以感受到这种逐利的“杀气”。

  遥记当年,在全球冰箱的核心技术都被日本东芝、三洋及松下等公司所掌控的情况下,科龙创始人潘宁曾表态“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装出一台百分之百的中国冰箱,我们这代冰箱人愧对后人。”那么涂料行业的创业者们,又应该做出怎样的表态呢。

  三、国内涂料企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还需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在引进外脑和专业智库上还需要大刀阔斧,还需要敞开胸怀,还需要勇于尝试。

  早期时,国内涂料企业在产品上主要采取了跟风路线,比如跟风立邦、多乐士提出的“N合一”、“净味”等概念,自我的创新比较少,近两年来倒是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自身也有了一些创造,比如“银离子”、“负离子”、“儿童漆”、“健康漆”、“环保漆”、“婚房漆”等,在健康、环保、耐擦洗、净味、色彩等各类功能上显现神通,倒是在走差异化的竞争路线,但整体来讲,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有待进一步完善,形成完整的产品线。而在营销创新上,色彩推广、广告投放等,立邦一度也是风向标,而且目前国内立邦、多乐士拥有最大化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而早先的华润漆有了一定的起色,在被威士伯收购后,变成了外资品牌;而后起者嘉宝莉、三棵树漆、紫荆花、美涂士漆、3A环保漆等,都还缺少这样的优势,亟待建立起这样的优势。

  家电企业另一个策略也值得涂料企业参考,也即不断引进和借助外脑和智库的力量,实现自身资源的节省和策略的创新升级,无论是在VI形象的统一和提升上,还是在公关传播、公益活动组织、渠道建设、品牌策略、整合营销传播等方面,上述所有的家电企业基本上都引进了大量的外部专业机构,借助了大量的外脑参谋。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家企业的资源也有限,如果能够投入少量的成本,而挖掘利用到更多的智慧,对企业、对行业都将会注入飞跃的动力。

  邓超明认为,中国涂料企业的崛起,打败立邦,超越多乐士,进军全球市场,离不开创新、离不开大胆尝试、离不开外脑和营销智囊们的努力。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