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创业项目>创业学院>详情页

如何跨过返乡创业门槛

2010-04-02 09:43


《四川日报》编辑部:

我是乐至县的一名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十余年,自2008年起,在家创业,种植莲藕。

每到年末,农民工像候鸟一样,从城市返回乡村,与家人相聚几天,又得天南海北地打工漂泊。也有不少农民工,选择留在家乡,自主创业。

农民工创业的过程更为艰难。我承包了100亩土地种植莲藕,首期投入20余万元,我和妻子打工多年,总共不过五六万元收入,剩下的全靠东挪西借。国家的扶持政策,我们不了解,与外界的接触往来,又是弱项。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内心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对创业的选择,有时也会感到后悔。

我相信现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因此,我们期待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陈康张虎本报记者张守帅

记者调查

春节前后,记者在孔雀铺村、孔雀寺村以及马家井村,接触到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返乡创业的想法,反应冷淡,相比而言,更向往大城市的生活。

而给本报写信的陈康则代表着农民工的另外一种类型。

陈康是资阳市乐至县孔雀乡马家井村人,今年35岁,他高中毕业便出去打工,在成都卖过蔬菜,后来到广东番禺一家机械制造厂常年打工,月工资2000余元。他妻子则在广东中山的一家制衣厂,两人相聚的时间不多。"女儿今年读初中,留守在家,长这么大,与我们共同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几年。"

这些背景,几乎是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共同特征:年龄在30岁以上,成立了家庭,有一定的积蓄,与故土和亲人有着更多的羁绊,不想再忍受打工生涯的枯燥,内心萌动着在返乡就业的强烈情绪。

临近春节,随着孔雀乡外出务工的农民陆续返乡,找陈康咨询创业的乡邻更多了。今年,他种植的晚熟莲藕品种喜获丰收,近几个月来雇用了四五个农民帮着挖藕。每天凌晨2点,他就要到藕塘按等级分类装货,然后拉到县城批发市场去卖。今年莲藕每公斤要卖到4元钱,行情看好,有望收回投资。

对那些前来咨询创业的朋友,作为"过来人",他没介绍出多少成功经验,相反,大家聚在一起,感到要作出创业决定,都是如此艰难。

资金不足,是第一道门槛。陈康说,他种植莲藕的多数资金,是从亲戚家借来的。最大的一笔借了七万元给他。少的借三五千块钱,借了七八家。他曾经有过到银行贷款的想法,但听说需要抵押,便放弃了。

项目选择,是第二道门槛。返乡农民工能够创业的项目,与他们打工从事的职业,关联度不高,这让他们陷入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将目光重新聚焦到他们曾经离开的土地,搞起种养业。

据了解,现在的情况,种植蔬菜、果树和养猪的创业者较多。陈康承包的100亩水田,也是流转而来的。2000年前后,曾有外地人到孔雀乡发展莲藕种植,因市场价格过低,连泥里的藕都没挖,就不干了。陈康从创业初始,父亲并不赞同,遭遇巨大的阻力。

如何破解来自周边及内心深处的压力,成了创业者的第三道门槛。据记者调查,执著的返乡创业者,内心都有着"孤独感"。打工赚到的钱,会不会因此打水漂?借的钱,能不能如期还上?对这些问题的焦虑,考验着每一个创业者的心态。同时,不少农民工不善言谈,与外界的沟通存在屏障。

乡政府说法

孔雀乡副乡长赵进军介绍,目前农民工创业的贷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低息贷款,需要抵押或担保,主要针对已有一定规模的创业者,另一种是信誉贷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对农民的家庭境况评估后,无需抵押便可贷款2-5万元。这一点有些农民工还不大了解。

赵进军说,农民工创业,容易形成极端,"自己不敢尝试和开拓,一旦别人成功了,随之跟风,形成恶性竞争。"为此,孔雀乡专门举办创业培训班,去年已有300多名返乡农民工从中受益。

孔雀铺村王平三姊妹,正准备返回村上创业。她们看中乐至县正在实施的"猪业家园"项目,这个项目将在孔雀乡1700多户村民家中建设标准化猪舍。据了解,每个标准化猪舍,平均36平方米左右,国家每平方米补贴建设资金80元。"每年养三茬,可养100头。"赵进军说,随着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部分农民转成了市民,返乡农民,也更容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和创业。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