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企业融资>融资故事>详情页

影视贷款最大一单:光线两亿银行授信始末

2010-03-17 14:02

继去年北京银行向光线提供一亿元授信贷款后,2009年6月北京银行与光线传媒有限公司再度联手,签署了两亿元意向性授信贷款的战略协议。光线传媒以版权打包作为质押,北京首创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其提供了部分担保。据悉,这是目前为止金融业以版权质押组合担保方式为影视企业发放贷款的最大一单。

  北京银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部副总经理徐文告诉记者,此次与光线的战略合作是整体上的,不仅包括北京银行对光线传媒未来三年电影制作与发行的资金支持,而且光线传媒的企业账户、个人理财等金融业务也将交给北京银行,此外,光线传媒还承诺将IPO募集资金归集放在北京银行。北京银行为光线量身订制了一份个性化的《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金融服务方案》,详尽介绍了北京银行的融资、账户结算、理财、网银等服务。方案文本封面上光线传媒的“e”字LOGO鲜红醒目,双方的沟通和对彼此状况的把握一目了然。

  版权质押并非关键

  与北京银行的合作齐头并进的是光线影业的“09年战略发布会”,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及光线影业总裁张昭揭晓了光线影业在未来一年内的重要电影项目。王长田告诉记者,在这批项目中,即将投入拍摄的《聊斋》、《夜行侠陈真》、《花田喜事2010》、《四大名捕》等影片中的一部分将打包作为版权质押,这是业内目前版权打包质押数量最大的一次。王长田认为:“电影票房收入不稳定,如以单部影片版权作为质押,银行风险很大。但是几部影片打包质押可以大大降低风险。而且,打包贷款也是很好的资金使用方式。电影的投资过程不免调整,单片贷款所受的资金约束很大,调整起来较麻烦。而打包贷款的资金可以在几部影片内相互调剂和平衡,资金使用有更好的灵活性。”

  不过,对于电影版权质押的实效,北京银行翠微支行高级经理刘谦却另有一番看法:“版权市场价值很难估算,所以版权质押的实际作用并不强。相比几部电影的版权,我们更看重企业以往业绩、公司财务状况,以及公司管理者、业务团队和经营理念。企业信誉、团队和盈利模式要比版权可靠得多。”

  徐文告诉记者:“2008年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小组的协调和推荐下,光线传媒取得了北京银行1亿元授信贷款,主要用于光线传媒的电视节目业务,光线还款提前3个月,这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提供了信用依据。在一年多时间的沟通合作中,我们考察了光线传媒的业务阵容、已发行播出的影视产品,如《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最佳现场》等几个固定电视栏目的收视率、对光线的资信情况、版权拥有情况、财务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综合了全方面的考察调研结果,方才确定可以和光线建立信用合作关系。”

  银行的考察和调研,王长田表示赞同:“北京银行对光线的监督、交流、沟通都很有必要,银行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越多,就会越放心。光线的自身资金状况比较好,这些年来,光线传媒已经做成了一个盈利的企业。我们的电视业务、活动业务是收入大头,占80%,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影业提供资金。”

  光线影业总裁张昭向记者介绍了建设中的“三级矩阵式市场营销系统”,试图改变中国电影发行的传统模式,从全国各个细分市场出发,在6个地区设置大区经理,分管30个重点城市成立“销售代表”,这些“销售代表”熟悉自己所在城市的影院,按照市场部制定的策略和管理方式,结合本地市场情况与当地影院、媒体、商家展开合作,对观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分众营销。“光线这个三级矩阵式市场营销系统,离真正的精细化营销当然还有很大差距。但这将会是我们的发行业务得以立足的盈利模式。银行是精明的投资人,电影版权的价值风险他们当然清楚,因此银行看重的是盈利模式。我们现在把这个盈利模式搭建起来,这对北京银行而言,是一个有力的信誉保障。”

  在解读光线模式时,王长田强调:“国际上著名的电影公司,几乎都是发行公司,光线现在就在着力打造发行业务。另外,我们是大传媒娱乐集团之下的影业,电影公司最大的瓶颈往往是现金流,光线传媒(集团)的主营业务有稳定的现金流保障。另外电影公司在传媒集团旗帜下,可以与集团下不同媒体形成互动,比如电影的票房需要前期宣传,而光线的娱乐节目群能够影响到中国近十亿的电视观众,为电影提供宣传,同时明星、话题、视频等也为电视节目提供优秀内容。这样的强强联手,为品牌影响力提升提供巨大优势。”

  此外,王长田认为,银行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很激烈。对于北京银行这个目前最大的客户,光线在战略合作上也有反哺作用。光线公司把财务账面管理、个人理财业务都交给北京银行,就是对北京银行的支持。

  花掉两亿元的学问

  光线虽然不是最早与银行合作的影视企业,但此次拿到的授信贷款额度却是业内迄今为止最高的,这两亿贷款具体将怎样使用?据张昭介绍,80%主要着眼于电影投资制作和发行业务,20%用于电视节目制作、广告经营、电视剧制作、大型娱乐活动承办、IPO募集资金归集、艺人个人理财等范围。在光线的电影项目时间表上,《全城戒备》已经开拍,《花田喜事2010》将于七八月份开机,《夜行侠陈真》预计年底前开机,《聊斋》和《四大名捕》将在明年年内开机。其中《全城戒备》、《聊斋》和《夜行侠陈真》投资规模均在1亿以上,王长田对票房预计很乐观,仅《聊斋》就可能收回3亿左右票房。

  这笔两亿的授信贷款能否支持光线如此繁多的项目?刘谦告诉记者,北京银行在考察了光线的运作模式后,认为两亿是非常合理的额度。授信贷款的好处在于可以在限期内多次提款、还款,滚动使用资金。在两亿的最高限额内,光线依据项目向银行提款,银行在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向光线提供资金。如果光线的项目循环周期快,他们的资金使用效率会更高,能够产生的利润就越大,而两亿限额应该足以应付光线目前的业务项目需求。

  北京银行对光线团队、财务、业绩、盈利模式方面的考核很严格,对光线资金的动向严密关注。“北京银行是上市公司,我们要对股东负责。银行在资金使用上有严格监管,根据‘一事一议’的原则,对每一个项目,我们都要花很大精力做可行性报告进行验证,对资金流向我们有明确控制。贷款发放后,我们有严格的‘贷后检查’,与合作方每周至少有几次联系。有必要的时候,银行还要行使‘驻场员’制度,即派出专人在影片拍摄和制作现场进行监督、察看,”刘谦告诉记者,“虽然很难监管影视项目的资金使用详情,但从银行角度出发,电影项目开支中的某些间接部分,比如公关费用这种随机性的支出,就不应该占用贷款资金,而应该从影视公司的自有资金里出。”

  虽然贷款资金使用的审查和监管很严格,但是刘谦认为,银行有专门的团队进行操作,加上银行对光线业务日益熟悉,信任度和效率都会提高,因而光线对这笔资金的使用比较润滑和便利。

  另外,刘谦认为对于影视企业而言,合理选择和使用金融产品也是一门学问:“跟工程、建筑、房地产项目的贷款不同,影视企业对银行承兑汇票、国际结算、投标招标、技术改造贷款等业务使用的并不多,比如光线在这些方面就几乎没有需求,流动资金是最主要的需求。所以我们为光线设计出了适合的金融服务产品,这有利于光线运营上的考虑。”

  在还贷问题上,王长田认为北京银行的金融服务设计充分考虑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规律:“企业运营资金总有回收周期,一般会超过一年。往往是资金投出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就在资金最紧张的节骨眼上,银行开始担心你的还贷能力,偏偏在这时候要你还贷,很多企业因此断了现金流,就一下子死掉了。而此次北京银行给我们设定的还款期限是两年,比较符合企业运转周期。”

下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1][2]页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