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企业融资>融资故事>详情页

郑南雁的7天:5小时打动VC

2010-03-17 14:02

  总部简陋吸引到投资

  “别太拿自己当回事。”这是郑南雁创立7天时说的一句话。他认为,现在站的高度比那时候要高,眼界更开阔了,就愈加这么觉得。

  7天起步后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家店便遭遇了挫折。当时,郑南雁希望将酒店建在安静的居民小巷里,于是选择了广州北京南路的一个家属区,但由于改造难度大,施工又不能扰民,工程车不准白天通行,工期拖了50多天。2006年年初,7天连锁酒店在广州开的最初3家店平均入住率还不到40%,那是7天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7天的扩张速度被业内称道的同时也备受质疑,连续3年以近400%的规模发展,也给7天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7天曾经谈过的投行有七八家,有的投资者过来看看就走了。2006年,华平投资资本代表迟淼第一次到广州客村7天总部时,对7天总部的简陋印象深刻:7天不设置前台,当天他能够找到郑南雁,多亏挂在公司门外的一份员工通讯录。

  对于投资人而言,这种境遇让华平投资感到这家公司的成本控制意识已经深深注入进公司肌体的内部,随后决定为其投资。

  为了支撑“7天速度”,从2006年年底到2008年10月,7天连续进行了三轮大规模融资,先后获得华平投资、英联投资、德意志银行、美林集团四家国际金融巨头近两亿美元的注资,成为迄今为止该行业累计获得融资最多的企业。

  “IPO之后,7天扩张的绝对速度可能会逐渐慢下来,但相对增长还是会有的。”郑南雁说。

  追求Google一样的成功

  “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不为,而是要顺应形势去为,事情自然而然就成了。”郑南雁说。

  7天内部流传着一句话:CEO老大咱老二,这个咱指的就是店长。这句笑谈中,体现了7天酒店独特的企业文化。在郑南雁心中,7天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我很喜欢Google这样轻松有趣,又能在商业上成功的公司。”郑南雁说,一群穿着短裤的年轻人,对新技术和创新有极大的热情;对诚信的追求近乎执著;员工之间关系平等、自由和透明;先让客户满意,暂时不赚钱也没关系,也不用靠指标去不停地鞭策。

  据7天酒店的一位员工透露,在外地出差时,如果不入住7天,郑南雁通常会选择汉庭或者桔子酒店,他想近距离观察一下竞争对手最近在做什么。

  下班后或者出差的时候,郑会经常去7天的一些店里看看。“看员工的工作状态,看运营的情况和客人的情况。”他说,通常从前台店员的工作状态是积极还是懈怠就能看出这家店的销售情况。

  郑南雁认为这一切源于自身的成长经历,从小到大,家庭给他的氛围就是宽松而随意的。他的几次创业,他认为只是顺势而为。

  “真的,千万别太拿自己当回事。”他说。

上一页
本文共 2 页,第[1][2]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