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社会百态>详情页

81岁抗美援朝老兵捐出遗体

2010-03-15 11:34

  81岁抗美援朝老党员捐出遗体

  他的眼角膜近日将使两人重见光明

  □本报记者 何丽娜/文

  本报记者 潘海松/摄

  “今天下午2点,浙江绿城医院,有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党员,要捐献眼角膜。”

  昨天下午1点左右,眼角膜义务劝捐员朱强荣打进早报热线,一定要我们去看看,把这个春节里发生的感人故事告诉更多的人。

  老人半个月内两次进ICU

  捐助者名叫李有根,过了年刚好81岁。半个月前,李老因肝病住院。这段日子以来,他过得很辛苦,与病魔做着斗争,曾两次进ICU。昨天中午11点多,李老终因肺部严重感染去世。

  昨天下午1点半,记者赶到医院时,朱强荣已早早守候在ICU门口。

  “太快了,老爷子走得实在太快了!”他感叹道。

  老人已经去世,记者只有从朱强荣记录的照片和DV里,一睹曾经的音容笑貌。

  照片上的李老穿红色羽绒服,戴咖啡色帽子,满脸堆着笑容。那是1月19日的下午,朱强荣如约赶到老爷子住的小别墅,在老人家签下捐献眼角膜后拍下的照片。

  没想到,李老没过几天就进了医院。而DV里的视频,是他住院后朱强荣看望他时拍的。

  李老身边当时坐着老伴吴玉光,她一边给老人擦洗,一边聊着天。

  “女儿们生意太忙,等公司稳定下来后,就可以经常来陪你了。”

  “我高兴。我高兴。”

  “你一定要挺过去,把身体养好,再多活几年,以后我们还要去伦敦小女儿家,去加拿大大女儿家。”

  “好!好!”

  老人曾经多次立功

  李有根的家属随后赶到医院,分别是他的老伴、小女儿、外孙女、以及几位亲戚。

  “我常年住在英国,每次回杭州都匆匆忙忙,以前也曾听爸爸提过要捐献遗体,但没仔细考虑。”小女儿李雪琳说,“听妈妈说,其实爸爸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从去年开始,态度特别坚决而已。”

  作为女儿,因为工作的缘故,不能侍奉在父母左右,李雪琳和姐姐都觉得十分内疚。到了这个时候,为了让老父亲能走得安心,她们最终决定尊重爸爸的遗愿,支持他的决定。

  “在我心中,父亲是伟大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我还帮他买过录音笔,想以后整理出一本他的回忆录。”李雪琳说。

  李雪琳口中的父亲本出生在南星桥一带某富裕家庭,因不满上一代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十一二岁就离家出走。身无分文的他在街上游走时,不幸被拉去做劳工。

  解放后他终于翻身做主,内心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感激。朝鲜战争一爆发,他就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

  李雪琳说:“爸爸在存下的几段录音里说,他当时是通讯兵,专门负责联络工作,还曾多次立功。”

  一次,他背着通讯设备在战壕穿梭,眼看着同班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但为了保证各方通讯的畅通,他硬是用身体把两根电话线连接起来。

  将让两个人重见光明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李老是位铁铮铮的汉子。而到了生命的尽头时,老人依然是意气奋发的战士。不管是捐献角膜,还是捐献遗体,李老在生前说,他觉得自己对社会没什么大的贡献,能最后为社会做一点事情,他觉得不虚此生。

  昨天下午两点,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代表赶到医院,将李老遗体捐献的荣誉证书交到家属手中。老伴吴玉光双手捧着证书,看着证书上的名字,不禁嚎啕大哭:“老李,你是太好太好了。老李,你走得太快了……”

  整理好李老的遗容后,在场的人为李老开了个小型的追悼会,遗体随后被送到浙大医学院。

  此时,宁波江东眼科医院的副院长吴国海早已在学校等候。只需少许时间,李老的眼角膜就被成功摘取。

  “老人的角膜质量很好,我们已经用保鲜液保存。等找到合适的受捐对象,我们马上进行手术。我保证,老人的眼角膜会让两个人重见光明。”吴国海说。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