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07-31 12:00
京地税企[1998]334号
全文有效 成文日期:1998-07-31
2.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利润表
(三)编制现金量表
1.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分录时,要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从“产品销售收入”开始,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逐一进行分析。本例调整分录如下:
1)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收入: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1201000
应收帐款——货款 249000
——增值税 51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1250000
应收票据——货款 200000
未交税金 51000
利润表中的产品销售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反映的,应转换为现金制。为此,应调整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的增减变动。本例应收帐款增加300000元,其中“应收帐款——货款”增加249000元,应减少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应收帐款——增值税”增加51000元,与未交税金相对应,而应收票据减少200000元均系货款,应加回本期产品销售收入。
2)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成本:
借:产品销售成本 750000
应付票据——货款 100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844700
存货 5300
应付票据减少100000元,表明本期用于购买存货的现金支出增加100000元;存货减少5300元,表明本期消耗的存货中有5300元是原先库存的,也即使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减少5300元。
3)计算产品销售费用付现:
借:产品销售费用 20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0000
本例中利润表中所列销售费用与按现金制确认数相同。
4)调整本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2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一支付的除增值税、
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2000
本年支付的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5)调整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158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58000
管理费用中包含着不涉及现金支出的项目,此笔分录先将管理费用全额转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出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至于不涉及现金支出的项目,再分别进行调整。
6)分析调整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415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20000
预提费用 11500
长期借款 10000
本期增加的财务费用中,有20000元是票据贴现利息,由于在调整应收票据时已全额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所以要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一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内冲回,不能作为现金流出;预提费用11500元和长期借款10000元均系利息费用。
7)分析调整投资收益:
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一分得股利或
利润收到的现金 3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收回投资
所收到的现金 6500
贷:投资收益 31500
短期投资 15000
投资收益应从利润表项目中调整出来,列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本例投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分得现金股利30000元,二是出售短期投资获利1500元。
8)分析调整所得税:
借:所得税 102399
贷:未交税金 102399
将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调入未交税金。
9)分析调整营业外收入:
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置固定资产
收到的现金 300000
累计折旧 1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0
固定资产 400000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对营业外收入和支出进行分析,以列入现金流量表的不同部分。本例中营业外收入50000元是处置固定资产的利得,处置过程中收到的现金应列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
10)分析调整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19700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一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 300
累计折旧 1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本例中营业外支出19700元是处置固定资产的损失,处置过程中收到的现金应列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
11)分析调整坏帐准备: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
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900
贷;坏帐准备 900
计提坏帐准备时都已列入管理费用,因此坏帐准备的期末期初差额应调整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已在第5)笔分录中全额调整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因此需要补充调整。
12)分析调整待摊费用: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
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0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90000
贷:待摊费用 100000
待摊费用减少数100000元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摊销的印花税10000元,已计入管理费用,基于和第11)笔分录同样的理由,加以调整;二是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90000元,已计入制造费用并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也即已经计入到存货成本中。由于存货的变动已在第2)笔分录中全部调整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中,所以这里要补充调整。
13)分析调整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1501000
贷: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建
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101000
在建工程 1400000
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包括两部分,一是购入设备101000元,
二是在建工程完工转入1400000元。
14)分析调整累计折旧: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0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
支付的现金 8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
本期计提的折旧100000元中,计入管理费用的20000元,计入制造费用的80000元,基于和第12)笔分录同样的理由,应作补充调整。
15)分析调整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628000
贷: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建
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350000
长期借款 150000
应付福利费 28000
未交税金 100000
本期在建工程的增加原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以现金购买工程物资150000元及支付工资200000元;二是长期借款利息资本化150000元;三是应付福利费28000元。投资方向调节税100000元均资本化到在建工程成本中。
16)分析调整无形资产: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
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60000
贷:无形资产 60000
无形资产摊销时已计入管理费用,所以应作补充调整。理由同第11)笔分录。
17)分析调整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250000
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250000
偿还短期借款应列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18)分析调整应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 300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支付给
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300000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
支付的现金 285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5000
贷:应付工资 300000
本期应付工资的期末期初差额虽然为零,但并不意味着本期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为零。上述分录中,由于工资费用分配时已分别计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所以要补充调整。
19)分析调整应付福利费: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
支付的现金 399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100
贷:应付福利费 42000
理由同上。本例中并没有出现使用应付福利费的情况。若本期使用了应付福利费,则应将这部分金额列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中。
20)分析调整未交税金:
借:未交税金 239555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增值税款 14246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支付的所得税款 97089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收到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 161500
贷:未交税金 161500
这里的第一笔调整分录,是调整实际以现金交纳的增值税款、所得税款以及购货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第二笔分录是调整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便于分析,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应按未交税金的税种分设明细帐,以便取得分析所需的数据。
21)分析调整预提费用:
借:预提费用 12500
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12500
以现金支付利息。
22)分析调整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1000000
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1000000
以现金偿还长期借款。
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借款收到的现金 400000
贷:长期借款 400000
举借长期借款。
23)结转净利润:
借:净利润 237901
贷:未分配利润 237901
24)提取盈余公积:
借:未分配利润 35685.15
贷:盈余公积 35685.15
25)最后调整现金净变化额:
借:现金净减少额 585555
贷:现金 585555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的相应部分。
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
调整分录
项目
期初数
借方
贷方
期末数
资产负债表项目
借方项目: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帐款
预付帐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待摊费用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原价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借方项目合计:
货方项目:
坏帐准备
累计折旧
短期借款
1,406,300
15000
246000
300000
100000
5000
2580000
100000
250000
1500000
1500000
600000
200000
8802300
900
400000
300000
(1)300000
(13)1501000
(15)628000
(9)150000
(10)180000
(17)250000
(25)585555
(7)15000
(1)200000
(2)5300
(12)100000
(9)400000
(10)200000
(13)1400000
(16)60000
(11)900
(14)100000
820745
46000
600000
100000
5000
2574700
250000
2401000
728000
540000
200000
8265445
1800
170000
50000
调整分录
调整分录
期末数
借方
贷方
期未数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未交税金
其他未交款
预提费用
长期借款
实收资本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方项目合计
200000
953800
50000
100000
10000
30000
6600
1000
1600000
15000000
150000
8802300
(2)100000
(18)300000
(20)239555
(21)12500
(22)1000000
(24)35685.15
(18)300000
(15)28000
(19)42000
(1)51000
(8)102399
(15)100000
(20)161500
(6)11500
(6)10000
(15)150000
(22)400000
(24)35685.15
(23)237901
100000
953800
50000
100000
80000
205344
6600
1160000
5000000
185685.15
202215.85
8235445
二、利润表项目
-----
本期数
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2)750000
(1)1250000
1250000
750000
调整分录
项目
---
借方
贷方
本期数
产品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营业利润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净利润
(3)20000
(4)2000
(5)158000
(6)41500
(10)19700
(8)102399
(23)237901
(7)31500
(9)50000
20000
2000
158000
41500
31500
50000
19700
102399
237901
现金流量表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
收到增值税销项税额
现金收入合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增值税款
支付的所得款
(1)1201000
(20)161500
(12)90000
(14)80000
(18)185000
(19)39900
(6)20000
(2)844700
(18)300000
(20)142466
(20)97089
1181000
161500
1342500
349800
300000
142466
97089
调整分录
项目
---
借方
贷方
本期数
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支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现金收入小计
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动净额
(三)筹建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现金收入小计
偿还债务所支付现金
(11)900
(12)10000
(14)20000
(16)60000
(18)15000
(19)2100
(7)16500
(7)30000
(9)300000
(10)300
(22)400000
(4)2000
(3)20000
(5)158000
(13)101000
(15)350000
(17)250000
2000
70000
961355
381145
16500
30000
300300
346800
451000
104200
400000
400000
1262500
调整分录
项目
---
借方
贷方
本期数
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现金支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
(25)585555
(22)1000000
(21)12500
1262500
862500
585555
调整分录借贷合计
----
9325995.15
9325995.15
----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方、贷方合计数均已经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也已等于期末数。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公司 19×1年度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增值税销税额
现金收入合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增值税款
支付的所得税款
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支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而收回的现金净额
现金收入小计
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现金支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动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现金收入小计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现金支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181000
161500
1342500
349800
300000
142466
97089
2000
70000
961355
381145
16500
3000
300300
346800
451000
451000
-104200
400000
400000
1250000
12500
1262500
-862500
-585555
补充材料
金额
1.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本例中没有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2.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加:计提的坏帐准备或转销的坏帐
固定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处置固定资产的收益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存货减少
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
增值税净增加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情况:
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
减: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
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
减: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237901
900
100000
60000
-50000
19700
21500
-31500
5300
-49000
47310
19034
381145
82745
1406300
0
0
-585555
2.采用T形帐户法,具体步骤如下:
仍沿用前面例子的资料: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分别开设T形帐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各该帐户。如果项目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则将差额过入和项目余额相同的方向;反之,过入相反的方向;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帐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帐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本例调整分录基本上和工作底稿法下一样。在实际工作中,若采用T形帐户法,企业可省去一些不涉及现金的调整分录,以简化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量。
1)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收入: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1201000
应收帐款——货款 249000
——增值税 51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1250000
应收票据——货款 200000
未交税金 51000
利润表中的产品销售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反映的,应转换为现金制。为此,应调整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的增减变动。本例应收帐款增加300000元,其中“应收帐款——货款”增加249000元,应减少本期产品销售收入,“应收帐款——增值税”增加51000元,与未交税金相对应,而应收票据减少200000元均系货款,应加回本期产品销售收入。
2)分析调整产品销售成本:
借:产品销售成本 750000
应付票据——一货款 100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844700
存货 5300
应付票据减少100000元,表明本期用于购买存货的现金支出增加100000元;存货减少5300元,表明本期消耗的存货中有5300元是原先库存的,也即使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减少5300元。
3)计算产品销售费用付现:
借:产品销售费用 20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0000
本例中利润表中所列销售费用与按现金制确认数相同。
4)调整本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2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2000
本年支付的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5)调整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158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58000
管理费用中包含着不涉及现金支出的项目,此笔分录先将管理费用全额转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出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至于不涉及现金支出的项目,再分别进行调整。
6)分析调整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415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20000
预提费用 11500
长期借款 10000
本期增加的财务费用中,有20000元是票据贴现利息,由于在调整应收票据时已全额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所以要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一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项目内冲回,不能作为现金流出;预提费用11500元和长期借款10000元均系利息费用。
7)分析调整投资收益:
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得股利或
利润收到的现金 30000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6500
贷:投资收益 31500
短期投资 15000
投资收益应从利润表项目中调整出来,列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本例投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分得现金股利30000元,二是出售短期投资获利1500元。
8)分析调整所得税:
借:所得税 102399
贷:未交税金 102399
将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调入未交税金。
9)分析调整营业外收入:
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一处置固定资产
收到的现金 300000
累计折旧 1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0
固定资产 400000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对营业外收入和支出进行分析,以列入现金流量表的不同部分。本例中营业外收入50000元是处置固定资产的利得,处置过程中收到的现金应列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
10)分析调整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19700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置固定资产
收到的现金 300
累计折旧 1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本例中营业外支出19700元是处置固定资产的损失,处置过程中收到的现金应列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
11)分析调整坏帐准备: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900
贷:坏帐准备 900
计提坏帐准备时都已列入管理费用,因此坏帐准备的期末期初差额应调整管理费用,而管理费用已在第5)笔分录中全额调整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因此需要补充调整。
12)分析调整待摊费用: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0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90000
贷:待摊费用 100000
待摊费用减少数100000元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摊销的印花税10000元,已计入管理费用,基于和第11)笔分录同样的理由,加以调整;二是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90000元,已计入制造费用并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也即已经计入到存货成本中。由于存货的变动已在第2)笔分录中全部调整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中,所以这里要补充调整。
13)分析调整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1501000
贷: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建固定资产
支付的现金 101000
在建工程 1400000
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包括两部分,一是购入设备101000元,二是在建工程完工转入1400000元。
14)分析调整累计折旧: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0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
支付的现金 8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0
本期计提的折旧100000元中,计入管理费用的20000元,计入制造费用的80000元,基于和第12)笔分录同样的理由,应作补充调整。
15)分析调整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628000
贷: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建固定资产
支付的现金 350000
长期借款 150000
应付福利费 28000
未交税金 100000
本期在建工程的增加原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以现金购买工程物资150000元及支付工资200000元;二是长期借款利息资本化150000元;三是应付福利费28000元、投资方向调节税100000元均资本化到在建工程成本中。
16)分析调整无形资产: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与
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60000
贷:无形资产 60000
无形资产摊销时已计入管理费用,所以应作补充调整。理由同第11)笔分录。
17)分析调整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250000
贷: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250000
偿还短期借款应列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18)分析调整应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 300000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
支付的现金 300000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
支付的现金 2850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15000
贷:应付工资 300000
本期应付工资的期末期初差额虽然为零,但并不意味着本期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为零。上述分录中,由于工资费用分配时已分别计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所以要补充调整。
19)分析调整应付福利费: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
支付的现金 39900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100
贷:应付福利费 42000
理由同上。本例中并没有出现使用应付福利费的情况。若本期使用了应付福利费,则应将这部分金额列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中。
20)分析调整未交税金:
借:未交税金 239555
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增值税款 14246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所得税款 97089
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收到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 161500
贷:未交税金 161500
这里的第一笔调整分录,是调整实际以现金交纳的增值税款、所得税款以及购货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第二笔分录是调整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便于分析,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应按未交税金的税种分设明细帐,以便取得分析所需的数据。
21)分析调整预提费用:
借:预提费用 12500
免责声明:本文章和图片均来至于网络和网络上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cs@jdy.com给与删除
2011-01-20
2011-03-10
2011-03-30
2011-05-10
2011-03-10
2011-06-09